初冬的寒冷挡不住求知的热情,圣诞的脚步追不上学习的渴望。为了促进正在工作和学习的德国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GCCCD)莱茵美茵分会联手德国中部同济校友会(VTAMD)于2017年12月16日下午在达姆施塔特附近的小镇威特施塔特(Weiterstadt)举办了《德国企业华人经验漫谈》活动。组委会为这次活动邀请到了赢创工业集团的高级副总裁,IT总架构师洪中博士和赢创工业集团资深化学工程师,项目经理李东兴博士为大家带来了两个高质量的报告。洪中博士曾担任中国留德学者经济学会会长和德国同济校友会会长,而李东兴博士目前是德国华人法律协会理事和德国中部同济校友会会长。由于两个主办单位的大力宣传,以及协办单位莱茵中国文化中心(LCK)的鼎力支持,本次活动吸引了六十多位来自不同城市的参会嘉宾,其中有高校教授和企业高管,也有职场新人和高校大学生。
图1:报告会会场座无虚席
在报告会正式开始前,部分参会嘉宾进行了自由会餐。通过会餐活动,参会嘉宾们得到了相互认识和交流的机会。会餐从中午十二点持续到下午一点半。报告活动于下午两点准时开始,报告会由来自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莱茵美茵分会的朱宇同博士和王磊博士主持。
图2:王磊博士和朱宇同博士主持会议
第一个报告是洪中博士为大家准备的《华人在德国企业中的职业发展机遇》。洪中博士首先分享了自己颇具离奇的求学生涯和在徳工作和生活的经验。报告接着进入主题,指出了华人在职场所遇到的典型问题,剖析了背后深层次的利益,文化和心理原因,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方案,解答了职场员工及即将步入职场的毕业生的非常关心的几大问题。比如怎样定义成功,如何在职场脱颖而出,如何跨越中西文化差异等。洪中博士精彩的报告内容,诙谐幽默的演讲风格,使得听众在整个会议过程中常常报以愉快的笑声和掌声。报告中最为精彩的部分是洪中博士总结了华人在德国职场中的八个“要做”与八个“不要做”。比如,他建议大家要“主动承担额外任务”,不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洪中博士的这个报告给的不仅仅是鸡汤,更有勺子。报告包含了中肯透彻的分析,前人闪光的思想和经验,将让每一个在德国发展的年轻人都汲取前人宝贵的经验,避免无数刚入职场的年轻人跌得头破血流,力争赢在职场的起跑线上。
图3:洪中博士作题为《华人在德国企业中的职业发展机遇》的报告
第一个报告结束后是简单的的茶歇,其间参会嘉宾们依然积极地进行热烈的交流,纷纷就洪中博士的报告内容展开讨论。大家都表示很有感触,认为学到的经验能够很直接地应用到在德国公司的工作实践中去。
茶歇之后,李东兴博士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大数据时代化工厂信息管理探讨》的第二个报告。李东兴博士首先指出世界已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正在影响我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科学有效地管理数据,将大大促进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然后他结合自己在中国担任化工厂厂长及运营技术总监的工作经历,详细介绍了如何将化工厂的海量信息结构化,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经验和理念。李东兴博士的报告,既能够让打算到化学工业界工作的毕业生获得一些关于化工厂的许多实用信息,也会让阅历丰富的工程师得到一些经验和启发,同时也有可能让化工企业高管由此而发现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观点和看法。即使与化工无关的人士也会获得一些有用的思考与讨论内容。听众在报告结束后,提出了大量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信息管理问题,对此李东兴博士结合报告内容一一作了解答并给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图4:李东兴博士作题为《大数据时代化工厂信息管理探讨》的报告
报告会结束后,许多参会嘉宾表示听了两个高质量的报告,获取了许多很实用的信息,希望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莱茵美茵分会和德国中部同济校友会以后能继续举办各种活动让大家能更好地交流和学习。也有还在读书的同学认为参加这次活动收获颇丰,表示要在学习中注重加强职业技能,为未来在德国寻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做好准备。在此,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莱茵美因分会和德国中部同济校友会作为主办单位感谢与会嘉宾们的积极参与,感谢协办单位莱茵中国文化中心的协助和支持,祝愿所有旅德华人化学化工学者们,同济校友们以及华人朋友们,同学们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文:王小享 夏维群
图:李东兴 陈 萍
2017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