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汉诺威水协总经理彭赤焰--汉诺威与常德的友谊

嘉宾简介

彭赤焰先生现任德国汉诺威水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同时也在ITWH (Institut für Technisch-wissenschaftliche Hydrologie GmbH担任项目主管。

彭先生在海绵城市、水系统综合生态治理、排水管网数学模型方面经验丰富。其管理的汉诺威水协致力于将德国在雨洪水管理及水系治理中总结的工程经验应用到中国现阶段正亟待解决的城市雨洪水管理实践中去,让人们不再在城市里看海。

导语

在这次的访谈中,彭先生给我们介绍了湖南常德的德国风情街、汉诺威水协的水管理理念、年轻团队的管理,以及对在德华人在工作中的一些宝贵建议。

1.      彭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访谈。您是排水专家,在您的家乡常德进行的穿紫河及护城河治理项目已经成为国家级河道生态治理推广项目。请您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您在老家常德都做了哪些跟水相关的治理项目。

·        2005年回国的时候,曾经的中学语文老师,当时的城管局局长问我作为水资源专家,能不能为家乡的水污染治理做点事情。之后,我们先是联合了汉诺威市、荷兰的乌特勒支市、常德市以及湖南省建设厅,向欧盟申请城市河流污染治理环境对话项目,使常德穿紫河治理成为欧盟亚洲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研究个案。从2006年起,欧盟正式拨款65万欧元开始了两地间的治水技术交流。

·        2008年我们在欧盟项目的基础上编制了《水城常德》常德市江北区水敏型城市发展和可持续性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第一次提出运用海绵城市的方法解决常德的城市排水和水系系统的问题。按照这个系统的规划,从2008年到现在,我们开始了一系列的规划和设计项目,如常德市江北区内环水系治理工程,船码头机埠改造、穿紫河泵站改造及河道治理、护城河和新河的生态修复、江北区的水系和管网模拟、以及江北区污水排水系统总体规划等。

·        2015年开始,常德市通过我们的项目支持成为国家第一批海绵城市的试点,我们全面展开了海绵城市的设计工作,包括海绵城市的技术导则和10个海绵城市的样板项目,覆盖了大学校园、新住宅区、老城区小区、酒店、新老城市道路、公园以及工业区,每个都在25到近80公顷之间。

2.      这些项目目前进展情况如何?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

·        前面所提到的一些项目有些已经结束,有些还正在进行设计。比如通过修建了一批雨水调蓄、初期雨水的处理等设施,附带建有生态滤池对河道水体通过生物的方式进行净化,将河岸改造成具有净化功能的城市公园。经过前面所说的相关措施,结合生态和景观设计,常德市的穿紫河的水质状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岸线的水生植物不仅可以净化河水,还创造了生态的城市景观。我们中国人喜欢说有水的城市就有灵气,常德本来就是水城,穿紫河已于2016年开通水上巴士,供市民和游客们乘船观赏河两岸的美景,这是40多年来没有人敢相信的事情。

·        而在护城河项目,则将曾经是合流制污水干渠的盖板河,重新恢复成城市中央的清洁的水体,使市民们有机会在城市的中心商业区域也有机会亲近水和自然,重新展示曾经的城墙和护城河,恢复了历史和文化,使护城河不仅仅是一道排水的河流,也成为了一个生态的廊道、一个展示历史、文化的旅游廊道。

3.      说起常德,我们在准备资料的过程中,才在网上看到常德还有一条汉诺威风情街。以前都没听说过常德跟汉诺威之间有这么紧密的联系。这其中有您的积极推动吗?

·        这个就主要是我夫人夏柏兰的功劳了,一直都是她在积极推动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友好往来,从政府到民间的交流。目前常德和汉诺威已经在2010年签订友好项目城市的协议,政府间的互访也比较频繁,在过去的10年内已经有二三百人往返汉诺威和常德之间,包括服装设计学院的学生交流、两个城市之间的龙舟队的互相参赛等。汉诺威有一条龙舟叫常德号,而常德也有了一条汉诺威街。现在你们去汉诺威街的话,已经可以品尝到原叶原味的来自汉诺威的咖啡了。

·        当然这一切都基于我们汉诺威水协10年多来一直成为这两个城市交流的主体,汉诺威街也是由我们设计完成,成为两个城市友谊的见证。我们的办公室就在汉诺威街上,欢迎大家来拜访。

4.      随着国内近年来在城市看海现象的频繁发生,从政府到民间对海绵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麻烦您给我们解释一下海绵城市背后的逻辑及一些基本的理念。

·        海绵城市这个概念其实是我们在2008年的水城常德的规划中第一个提出来的。就像在我的TED演讲里面举的那个例子一样,想像一下我们的城市地面如果像一块海绵一样,天上下来的雨水都可以就地吸住,然后缓慢释放,这样流到街道及城市下水管网中的水量就会减缓,这样发生城市洪灾的机率就会变少,而且又实现了对初期雨水的处理。城市看海,其实就是城市开发中过度的地面硬化,大量的雨水被快速地导走,导致的天然的水循环的破坏。

·        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其实很简单,类似道法自然,就是尽量让排水系统去模仿和恢复天然的水循环过程(尽可能分散下渗、限流等),同时让城市更加生态。先举个例子,某次在跟一位政府官员聊天时被告知面前的一大块水泥地是党员们宣誓用的,我问在草地上宣誓可不可以,该官员觉得貌似也可以。我们对比一块草地和一块水泥地的话,先不考虑对地下水的补给功能,这块草地或者改成下沉式的草地就像一块海绵,在一定程度内就可以将天上下来的雨水吸住留下,这样下雨时排入城市排水管网的水量就会减少。推广开来,如果整个城市遍布海绵,雨水都在源头处被吸住,等暴雨过去了再慢慢释放,那么整个城市管网及河道的排洪压力都会减小,看海的机率也就变小了。当然,这里只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种措施而已,更确切的说是,还可以通过调蓄、渗滤、净化,从雨水降落的源头处降低排水流量,减少管线投资,建立开放式排水渠道系统,优化水系,改善城市微气候。这就是努力把一个混凝土的城市恢复到类似一个开发前的森林地。

·        这里再举一个我在荷兰乌特勒支市参与过的水管理项目的例子,我在那里做了12年项目。1998年开始,通过当时的项目设计,我们需要还原乌特勒支市的弯弯曲曲的历史河道面貌,通过高密度的超过80公里长的水网设计(替代地下排水干渠),最终实现了项目区20多平方公里内的10年一遇的雨水不外流,实现了建设区只需要高于河道水面1.3米,实现了居民们可以把自家的小游艇开到屋后的河道内,还有些居民直接建成了可在水面上漂浮的房子。这些项目的经验对于中国的南方多雨、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高的城市有非常多的借鉴意义。

5.      汉诺威水协,也就是您现在的工作单位,听起来像是个协会。请您简要的介绍一下这个协会吧。

·        你说的没错,汉诺威水协确定是个协会,成立于2002年,是德国下萨克森州首府汉诺威市的一个协会,成员单位为二十多家从事水资源管理等相关行业的专业设计院、咨询公司、大家及科研院所和排水公司,目的是构成一个设计联合体,承担对外的设计咨询工作。

·        作为汉诺威水协的全资子公司,我们于2012年成立了汉诺威水有限责任公司,完全由水协团队组成,核心团队有12家德国设计院,超过400名员工,其中50多余名德国专家和工程师专门从事中国的设计项目,专业范围涵盖污水、污泥、模型、水利、雨水、景观、城市规划等,从事城市排水规划、雨水综合利用等,在人工湿地、生态整治、景观工程及河道修复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        现在在常德市设立中国了代表处,目前常德代表处已有12名工作人员的年轻团队,其中9名硕士,而其中的7名是留德的海归。我们目前主要的业务模式为,由常德代表处的团队成员收集并审核相关资料,负责和业主的衔接,所有的设计方案全部由德国团队通力协作完成,最后再由国内团队监督实施,以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项目已经覆盖常德、岳阳、北京、三亚、珠海、长沙、巢湖等城市。去年底完成的三亚的丰兴隆公园的海绵城市和水系设计成为了国家第一批的城市双修的样板,完成了对集水区雨水和中水的处理及利用。

6.      我们知道海绵城市及水系综合治理现在国内方兴未艾,很多外企及本土企业都在紧锣密鼓的布局中国市场。汉诺威水协在国内做的风生水起,常德已被列入国家级河道生态治理推广项目。汉诺威水协在短短的几年内能取得这么多的成绩,你们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呢?

·        信任与责任:我们理解每一个项目的委托就是一份业主对我们厚厚的信任,我们明白其中的重重的责任,我们唯有用最好的设计质量,才可以回报和担当起这份信任。我们只有用专业的设计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必须做到。随着一个个项目的完成,我们的口碑不断积累,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信任。到现在为止我们的项目都不是团队千方百计公关得到的,而是经客户口口相传,直接来找我们做的。

·        激情和创新,就是要从项目中发现乐趣,爱上自己的项目。我们是一支充满激情的团队,同时我们还要求每个项目都必须有创新点,每个项目都必须独一无二,我们既不准抄袭别人,也不能抄袭自己,每一个项目做完都能创造新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超越自己。

·        专注与坚持:我们只做最擅长的事情。现在国内环境市场借力政策利好,市场空间广阔,各界资本纷纷涌入。我们技术最擅长,我们就做技术的提供者,不参与不擅长的资本市场角逐。我们认为,一个好的设计需要设计师的坚持,需要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甚至包括运行阶段的共同协作,才可以实现。我们尽力坚守我们的德国的设计质量要求,从项目策划开始一直到运行,保证我们的理念的贯彻,对运行效果的跟踪。

·        交流和友谊:我们很多项目的推进过程中有牵涉到很多部门,特别是河道整治,其中包括政府、施工单位、本地设计院等。我们认为项目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通过和项目各方保持密切的沟通,赢得彼此的信任。最终,项目结束了,我们也建立起了许多合作友谊,交了许多朋友。

7.      您这样中德两边飞,这样一支年轻的团队如何进行管理,保持他们的工作热情呢?

·        团队的创建,选人至关重要,运行中信任很重要。我们团队中的同事都很积极,且自主工作能力很强,我只负责最终成果的验收,中间过程每位同事都有很大的自由度,自己决定项目的时间、工作方法、路径等,我也相信他们有这个能力管理好自己的项目。另外,我对同事的要求是不能加班太多。如果有成员跟我反映最近工作太多,我会把他/她的工作设法分配给其他成员。

8.      作为老板,您不喜欢主动加班的员工吗?

·        工作不应该是人生的全部,人还有其他的需求需要满足,长时间大量的加班可能会引发很多问题,任何人都不可能长时间高效率的工作,必须要学会劳逸结合。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如果长时间没有中断,从工作中跳出来,休息一下,换一个视角重新考虑,创造力很快会枯竭,不是可持续发展之计。

·        曾经我也是一个工作狂人,只有工作。现在,也许是老了,对加班的看法有些变化,希望拥有一个长青的团队,永远年轻的团队。

9.      您在德国接受过教育,之后又在德国和荷兰工作多年,经验丰富,对我们这些环境领域的留德华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        这里要再次强调一下工作中的乐趣。积极的从工作中发现乐趣。只有发现了乐趣,才能让工作变的更有意思,也才会督促自己积极的学习、进步,才可以持久。

·        专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最热爱的事情,成为一个专家。当然,每一个工作的变化都有它的意义,都会在某个时间节点起到它的作用,所以,也不需要拒绝变化。

·        端正心态,尤其是涉及到跟中国有合作项目的,要充分发挥我们作为中德交流桥梁的作用,积极地促进两方的沟通,而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一旦出现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尽快向双方解释造成误解的可能原因,把因误解造成对项目进展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在德中双方技术实力悬殊较大的情况下,或者双方不够理解的时候,尽可能全力按照德方计划推进项目进展,有可能德方的建议是对的,因为,一个新的理念的传播需要时间,需要亲眼见才可以被接受。只有把项目最后做成了,才能让双方都有所收获,否则对双方都不利。

海绵城市延伸资料:

彭赤焰TEDx talk “这位德籍华人工程师可以让城市人不再看海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2MTk0MTA5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