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新材料论坛:“新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应用”第二十九届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顺利召开

二零一七年十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第二十九届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GCCCD®)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德国汉堡大学的高分子化学与化工学院隆重召开。本届年会同时是二零一七年中国化工学会两年一届的年会的第十七分会场。十三年之后,学会今年又一次在汉堡举行年会。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新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应用,讨论的领域包括能源材料、生物医疗材料、仿生材料、软材料、复合材料以及新型高性能材料,五位德国教授、三位德国华人教授、两位中国教授、德国化学工业界专家学会会员等共一百一十人参加了本届盛会

第二十九届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参会人员合影

十三日下午,在GCCCD汉堡分会会长兼年会组委会主席尚娇娇女士以及在DESY工作的学会会员黄浩宇先生的的带领下,学会组织的三十七人代表团参观了位于德国汉堡市西边的粒子加速器研究中心DESY(德国电子同步辐射中心)。DESY的领队首先给我们约一个小时的介绍讲座,内容覆盖DESY的历史以及它对整个科学界的贡献还有DESY的发展未来。作为世界领先的加速器研究中心之一,DESY目前拥有两千三百多雇员并每年吸引全世界三千多科学家前往访问做实验。四十一年前,这里工作的丁肇中教授收到瑞典皇家科学院发来的电报,获悉成为一九七六年度诺贝尔物理奖的得主。今年起全世界最强的自由电子激光European XFEL开始在DESY运转,相信今后会吸引更多科学家前来研究和访问并做出更多有意义的科研工作。讲座之后,参观人员分两组由两个DESY的专业领队带领参观了DESY的加速器HERA以及正负电子串联环形加速器(PETRA-III)。PETRA-IIIX光波段的同步辐射源用于研究蛋白质、纳米材料和新型器件的结构,目前仍在满负荷运行并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顶尖科学家申请来这边做实验。而HERADESY曾经最大的同步加速器和贮存环,具有六千三百三十六米的周长并位于地下二十五米处。当领队带我们下到地下七层HERA的粒子加速器运行的隧道时,会员们被延伸到视野尽头的电子和质子加速管道还有多层楼高的探测器震撼到了。

参观德国电子同步辐射中心(DESY

参观后,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徐宏院长首先给大家介绍了华东理工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科研实力,为加快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华东理工大学诚聘广大海外优秀人才,其招聘岗位包括杰出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特聘研究员和特聘副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能够为不同的人才提供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充裕的科研经费,期待海外优秀人才加入华东理工大学,共同参与学校的建设。随后,受浙江工业大学委托的学会理事詹田田女士进行了浙工大人才政策及地域优势的口头演讲和视频演示。

华东理工大学徐宏教授和张莉教授做宣讲活动(左),学会理事詹田田女士为浙江工业大学代言(右)

在十月十三日晚上,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于下午六点在汉堡福禄酒店为大家安排了欢迎晚宴。与会人员与嘉宾约一百人参加了晚宴。本次晚宴在给大家提够享受可口的美食的同时,也给广大师生、企业家及知名教授们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交流机会,也为第二天第二十九届GCCCD年会的顺利召开进行了充分的预热。

学术讨论会-主场

组委会主席尚娇娇女士(左)和学会理事长王荣彪博士(右)分别致开幕

本届年会在组委会主席尚娇娇和学会理事长王荣彪博士发表了简要的英文和德文欢迎词之后,中德新材料论坛便准时开始。汉堡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的Dr. Walter Kaminsky教授做了通过原位聚合得到的具有特殊性能的聚烯烃-纳米复合物的开场报告。聚烯烃是工业高分子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传统的Ziegler-Natta Phillips 催化剂聚合而成。烯烃聚合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催化体系的发现,即甲基铝氧烷激活的金属和其他过渡金属复合物催化体系。该催化剂的活性是传统Ziegler-Natta Phillips 催化剂的十倍,可溶于碳氢化合物,并只显示一种活性位点(单点催化剂)。通过对催化剂结构的了解,可以很准确地预测出聚烯烃的性质,并能生成具有1-烯烃、环或极性烯烃结构的乙烯或丙烯共聚物,以及特殊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Kaminsky教授提出了采用原位聚合法两步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首先,纳米填充剂(如纳米粒子,层状硅酸盐或纤维)的表面吸收了具有单一活性位点的催化剂,然后再加上乙烯或丙烯单体,从而在纳米填充物表面形成一种聚烯烃薄膜。由此得到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如刚度的改善、高气阻性、显著的阻火性和高结晶率等。同时,聚烯烃的厚度可以由乙烯或丙烯的反应压力和聚合时间来控制。

第二个报告来自于德国奥尔登堡大学Thomas Müller教授,主题为低配位14组化合物在惰性键活化中的应用”。在过去几十年,过渡金属催化剂在有机小分子活化中的应用,一直处于支配地。但过渡金属高昂的价格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应用此材料时无可避免的问题。与过渡金属相比,价格低廉且无毒的主族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小分子领域的活化研究还很少。最近十年,不饱和主族化合物作为一种潜在替代过渡金属的非金属催化剂材料,得到了有机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Thomas Müller 教授在报告中展示了一种新型大位阻的强Lewis 酸(硅正离子化合物),并且发现这种大位阻的硅正离子化合物可以和大位阻的Lewis碱(P(Mes)3, P(tBu)3 )形成失配的Lewis 酸碱对 (FLPs), 从而活化惰性小分子气体 (H2CO2 )Thomas Müller 教授同时报道了一种通过分子间的通共轭作用稳定的新型卡宾类似物(硅烯)的合成与反应活性研究。这也是首例报道通过分子内的远端双键与硅原子的同共轭效应而稳定的硅烯化合物。

中德新材料论坛会场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和力学工程系张丽教授带来的报告题目是用于将可再生燃料转化为氢和费-托合成的催化微结构反应器。在过去二十年中,微结构化反应堆技术已经成为过程集约化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由于热和质量传递过程的强化,微结构反应器能够有效地处理高度放热和吸热的异质反应。张教授介绍了几种结构催化剂,例如沉积在不锈钢微通道反应器内的薄涂层和网状整体催化剂形式的催化剂,以及固定这些催化剂的不同方法。同时,也对这些用于DME重整为氢,费-托合成以及催化燃烧和重整偶联反应的非均相催化剂的应用进行评估。张教授提出了用于制备诸如3D打印和微流体技术的催化剂的新方法。

Kaminsky教授、Müller教授和张丽教授在主会场做报告(从左到右)

高分子化学合成领域专家、德国哥廷根大学化学学院院长Philipp Vana教授贡献了题为由纳米颗粒和RAFT聚合物制成的精确纳米结构的报告。由于RAFT聚合物端基功能团对金表面的亲和力,RAFT聚合物可以直接用于覆盖具有聚合物层的金纳米晶体。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构建许多纳米结构,例如超级粒子球。当具有星形拓扑结构的RAFT聚合物接枝到金纳米颗粒芯上时,它们的一些分枝在聚合物壳中提供游离的、不具有表面结合的端基。这些端基随后可将核-壳结构与其它组分连接。这种方法生成了行星-卫星纳米结构。由于可以通过RAFT过程控制星形分支的链长度,因此可以获得相对于卫星行星距离具有小分散度的定制的行星 - 卫星结构。Vana教授以二氧化硅为例,指出当以二氧化硅为核心的纳米结构时,表面引发的RAFT聚合是纳米颗粒覆盖和功能化的另一个有力工具。二氧化硅行星可以含有其他组分,如磁性颗粒,并且与光响应聚合物组合形成光敏结构。Vana教授指出这些精纳米结构可用于制备研究肿瘤生长、隐形颜料和超非反射表面所需要的纳米图案表面。

汉堡工业大学的曾安平教授讲述了生物经济学及基于化学结构与化学反应的合成与系统生物学。合成与系统生物学旨在构建新的有效生物合成途径以及优化生物反应过程,利用可再生的生物基材料来生产燃料、化学品和其他材料,打造经济环保绿色的生物转化过程。在资源和能源短缺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驱动下,合成与系统生物学已成为全球战略性关键技术开发领域。为了实现生物经济的目标,迫切需要新的代谢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生物过程工程中进行创新和改造,与现今的生产系统相比,将大大提高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效率。曾教授在报告中简要总结了合成和系统生物学在化学化工行业的应用及其前景,以现有实例介绍了合成与系统生物学在生物炼制、新酶发现及改造、代谢途径优化和电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概念和应用,阐述了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及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伊尔梅瑙工业大学的雷勇教授汇报了功能纳米材料在能量转化和储存器件领域中的应用。雷教授指出,功能纳米结构随着现代和未来设备的小型化发展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这种纳米结构的实现对于纳米技术研究和器件应用来说是一个重要任务。雷教授研究团队开发出使用基于阳极氧化铝(AAO)纳米孔阵列和聚苯乙烯球体的纳米结构制备技术,该技术具有可扩展、可平行且过程快速高效的优点。通过这类纳米结构制备技术,雷教授及其团队制造出了三维表面纳米结构,具有大规模的排列结构、结构密度高、规整性和成本效益好的优点,对构建能量转换和储存装置,如太阳能电池、水分离、超级电容器和可充电的钠离子电池器件等,应用前景广阔。同时纳米结构的精确控制,有利于对能源存储器件的性能进行进一步优化。

Vana教授、曾安平教授、雷勇教授在主会场做报告(从左到右)

优秀博导奖颁奖仪式

六位教授的精彩邀请报告之后,学会理事长王荣彪博士主持了第三届优秀博导奖颁奖仪式。他回顾了设立优秀博导奖的历史,对前两届优秀博导表达了谢意。今年汉堡年会得到了第一届优秀博导Theato教授和的学生们在联系会议教室、确定会议日程等组织工作方面的有力支持。今年德国化学会主席Thisbe K. Lindhorst教授和赞助人俞大海博士出席了颁奖仪式。今年的第三届优秀博导奖由本学会(GCCCD)和德国化学会(GDCh)根据三方协议联合颁发,奖项名称更新为:Award for Excellent Supervisors of Chinese PhD Students - Eine gemeinsame Initiative von GCCCD und GDCh, gesponsert von Dr. Dahai Yu优秀博士导师奖金共5000欧元专款将用以促进博士导师和博士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颁奖仪式上Lindhorst教授回顾了自己在汉堡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并获得教授职位的经历、赞扬了德国化学会成立一百五十周年以来一直和中国化学学者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俞大海博士解释了为优秀博士导师奖提供赞助的初衷同时也向自己的博士导师引导自己成功地走向德国化学工业界表达了谢意。德国化学会和中国旅德学者化学化工学会组成的四人评委团根据博士生(后)的推荐信和博士生(后)的数量与质量等标准,将本年度优秀博导奖共同颁发给Prof. Dr. An-Ping Zeng (汉堡工业大学) Prof. Dr. Yong Lei (伊尔梅瑙工业大学)。在获奖感言环节,两位获奖博导由衷的感谢自己的学生、并为自己的学生感到自豪。

第三届优秀博导奖颁奖仪式:学会理事长王荣彪博士,曾安平教授(TUHH),德国化学会主席Thisbe K. Lindhorst教授,雷勇教授 (TU Ilmenau),赞助人俞大海博士(自左向右)

下午首场报告来自巴斯夫聚氨酯公司的Berend Eling教授,题目为“SAXS测量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在拉伸试验过程中应变的变化”。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是由刚性和柔性的嵌段共聚物组成。利用小角度X射线散射(SAXS)法,可监测在外部的机械负载下一些特定的TPU性能变化。在拉伸应变的初始阶段应变会引发半结晶态硬段的形成。当Ɛ>0.5 时,硬段比例呈线性减小,当所有硬段被破坏时,材料会断裂。断裂通常发生在Ɛ5时。这种纳米微观尺度的硬段具有双重作用,可同时作为物理填料剂和交联剂,但它们不一定同时实现这两个功能。

华东理工大学的徐宏教授讲解的烧结多孔表面管和高效换热器,通过具有表面烧结多孔层的传热管可大大提高沸腾传热性能,例如传热系数和临界热通量(CHF)的显着提高,温差和初始过热度的降低。在本次演讲中,徐教授介绍了烧结多孔表面管(SPST)技术(包括制造和产品)的研究成果,同时展示了SPST的工业化应用成果,在2005年业已在国内建成第一个产业化基地。SPST技术因其良好的传热增强性能,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并得到了来自政府的支持和奖励。

德国莱布尼兹新材料研究所崔家喜博士的报告讲述了他受蚯蚓表皮构造启发而制备出的一种聚合物膜。该聚合物膜包括动态高分子材料、类似水滴结构的存储体系以及粗糙表面等特征,具有多种优异性能,如减小阻力、防止污染、抗磨、表面光滑以及特殊的光学性能。科莱恩的郭晓强博士则介绍了以葡萄糖胺为基础的可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及其在护肤品、清洁剂等生活用品中的应用

Eling教授、徐宏教授、崔家喜教授、郭晓强博士在主会场做报告(从左到右)

学术讨论会-分会场

崔家喜教授主持了先进功能材料"分会场。来自不莱梅大学的张慧星女士给大家讲解了一种陶瓷材料。该材料用有机硅作为前驱体,通过改性有机硅应用于水基冷冻干燥法中,制备出大孔陶瓷材料,用于低温工程应用。该法制备的SiOC同时含有介孔及微孔结构。水基冷冻干燥法生成的大空材料具有片状孔结构。热学和机械性能测试证明该材料具有各向异性。卡尔斯鲁厄的孟昭莎博士作了关于研Dy-Cd单分子磁体的报告。孟博士通过研究自旋载体之间的磁耦合和磁各向异性的取向,来寻找新的单分子磁体和组装新的单分子磁体的方法。马普固体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王新科先生报告了关于pPbTe基热电材料的研究。由于较低的晶格热导率和较大的塞贝克系数,窄带隙半导体PbTe是中温应用范围内非常重要的热电材料。而钠被证明是最有效的pPbTe掺杂元素。王先生通过对NaPbTe中两种取代方式的系统研究,确定了Na元素的晶格位置。并对Pb-Eu-Te系列做了详细研究,通过EuNa的共同作用,大幅度的提高了热电材料的ZT值。来自莱布尼兹等离子科技研究所的石富坤先生和饶俊峰博士一起为大家带来关于高压脉冲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及其在材料表面改性、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石墨烯材料在表面修饰领域的应用。提出利用电脉冲等离子体放电技术在植入体材料表面复合石墨烯材料,从而改变植入体材料表面生物、物理和化学性质,增加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力学性能。在外加电场刺激诱导骨愈合中石墨烯材料可以改变电场分布从而预期增强电刺激诱导骨愈合等效应,减小所用电压。

张慧星孟昭莎博士王新科、石富坤、饶俊峰博士在分会场做报告(从左到右)

复合材料"分会场由来自KIT的孙红叶博士主持。弗莱堡大学的张宝德博士做了关于氟化聚酰亚胺/ CNT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的研究报告。张博士将多壁碳纳米管引入到氟化聚酰亚胺中以降低其介电常数。他用两种不同的CNT,即不经修饰和用COOH基团修饰的CNT做比较,发现不经修饰的CNT / PI纳米复合材料显示出比CNT-COOH / PI纳米复合材料更低的置换性以及更低的介电损耗,因而原始的CNT / PI纳米复合材料更有利于提高介电性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的林伟先生做了关于胶体纳米粒子表面功能化的报告。林先生通过结合一系列表征方法提出了研究配体分子吸附到纳米粒子表面的热力学过程的方法。这种方法应用于由各种邻苯二酚衍生物官能化的胶体氧化锌纳米颗粒表面,从而建立起了配体的电负性与纳米颗粒的结合焓和光学性质的联系。奥尔登堡大学的董召文的报告是关于通过分子内同共轭效应稳定的卡宾类似物。董先生的研究发现,通过杂换戊二烯二负离子(噻咯二负离子和锗咯二负离子)与二氯二茂铪的反应能够得到一种全新结构的稳定锗烯和硅烯。这种卡宾类似物通过分子内的通共轭效应稳定,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此外董先生通过前期对锗烯的反应活性研究,揭示了锗烯的亲核反应特性。最后通过与Lewis酸反应活性研究,形成了几种新的酸碱对和自由基正离子化合物,有望在未来应用于惰性小分子的活化。在关于从木材和生物油中提取增值化学品的报告中,汉堡大学的冯永顺先生介绍了木材化学的发展历史和木材的利用技术。木材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后可以提取出二元酸及多元醇等多种化学品,可用于聚合物的合成;木质素降解后则可以提取出多种芳环化合物。通过最新的热解方法可以高效的降解木材得到生物油。生物油是制取生物质能源和生物质基化学品的原料,其成分经分离后可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胶粘剂、防腐剂等领域,但目前生物油仍面临成分复杂、分离提质困难的技术瓶颈。

张宝德博士、林伟董召文冯永顺在分会场做报告(从左到右)

王波博士主持了能源领域中的材料"分会场。来自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杨志钢介绍了中国石化公司,以及该公司在聚烯烃技术领域取得的新进展。莱布尼茨固态与材料研究所 (德雷斯顿)的逄金波博士则作了关于石墨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的报告。逄博士首先简要的介绍了石墨烯的基本结构和发现由来,以及性质和多种应用,并主要介绍了化学气相沉积法进行三维石墨烯泡沫的合成方法,及三维石墨烯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储能器件的应用,并以石墨烯气凝胶在太阳光气化水蒸气上的一个应用实例,仔细分析了其在能源转换领域的应用。亥姆霍兹柏林研究中心的宁德先生利用粉末中子衍射法研究晶体缺陷的报告。在方法开发 "分会场中,李春艳博士主持了整个会议。汉堡大学的汤潇博士介绍了合成包含荧光簇、金纳米颗粒和作为间隔层的二氧化硅壳的杂化结构的关键技术。埃尔兰根 - 纽伦堡大学的杨涛先生作了关于动力学因素,如反应、扩散和混合等,对贵金属颗粒形貌与尺寸调控的报告,介绍了相关动力学参数测定方法,以及微观和宏观尺度上动力学因素对颗粒生长模式的影响。卡尔斯鲁厄的孙红叶博士作了关于3D打印材料的报告,利用一种新型陶瓷加工路线,即可通过直接墨水书写制备出高度多孔的、分层结构陶瓷。

杨志钢逄金波博士宁德、汤潇博士、杨涛、孙红叶博士在分会场做报告(从左到右)

优秀墙报奖

本届优秀墙报奖的颁奖活动由许玲博士主持。海报得分由专家评分和参会人员投票得分两部分组成。在本届年会十四份海报中评选出六位获奖墙报,其中一等奖一名:李馥汉堡大学),题目:双金属CoPt纳米颗粒的形状和尺寸控制以及与水溶性分子的配体交换;二等奖两名:赵成龙(汉堡大学),题目:不对称核苷三磷酸前体药物的研究 - 下一代TriPPPro化合物;张瞳(亥姆赫兹明斯特研究所),题目:用于二次锂电池的基于环丁砜的高浓度电解质。三等奖三名:刘培文(哥廷根大学),题目:充气氨气-形成均匀的多刺激响应和多嵌段水凝胶;卢琼琼(德累斯顿固体材料研究所),题目:用于柔性Na-S电池的独立的碳纤维布/硫磺复合材料;赵华平博士(伊尔梅瑙理工大学),题目:模板法制备的纳米结构阵列-构建能量转换和存储设备的有效模块。一、二、三等奖将分别获得20010050欧元的奖金。学会理事长王荣彪博士为获奖的会员们颁发了证书。至此,本届学术年会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优秀墙报奖获得者:赵成龙、张瞳、李馥、赵华平博士、刘培文、卢琼琼(从左到右)和王荣彪会长(左二)、许玲博士(左五)合影

会员大会

在随后举行的会员大会上,理事长王荣彪博士首先感谢了赞助单位,对筹办此次年会的汉堡组委会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全体会员一致通过了理事长王荣彪博士的年度报告及王波博士的财务报告。随后,会员大会进行了分会工作汇报环节,哥廷根分会长黄和骎、慕尼黑分会长赵瑞雪、明斯特分会长张瞳、莱茵美茵分会长陈强、萨克森分会代表逄金波博士、卡鲁分会长詹田田、莱茵鲁尔分会代表肖斌分别汇报了各自分会的组成、活动及来年计划。逄金波博士、许玲博士、李春艳博士和王波博士分别为新能源及新材料专业委员会、催化专业委员会、水管理专业委员会、历史与法律工作委员会做了年度工作汇报和来年计划。钱珏莹博士则汇报了四月份春晖回国讲学团的工作。最后,在场的会员举行了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十八日的学会章程实施以来的第二次理事会选举,会员大会选举出王荣彪、许铃、丁文进、詹田田、王波五人组成的新一届理事会。尚娇娇,王磊、李春艳、钱珏莹等人被选为候选理事。在十月二十三日的第一次理事会会议上,理事会作出如下分工:王荣彪为理事长、丁文进为副理事长、王波理事负责财务、许玲理事负责学术、詹田田理事负责外交以及学会社交网络和会员管理工作。理事会同时决议邀请理事会选举票数排名第六和第七的尚娇娇和王磊加入理事会、参与理事会的所有活动。

 

分会长工作汇报:黄和骎、赵瑞雪、陈强、逄金波博士、詹田田、张瞳和肖斌(从左到右)

会场花絮

                     注册报道                                                            海报                                                                      讨论                                               摄影

汉堡半日游活动

汉堡位于德国北部,是德国第二大城市,也是德国最重要外贸和金融中心。在这座舒适的海滨城市里,不仅有现代化的建筑群落、历史悠久的博物馆,还有美丽的阿尔斯特湖和繁忙的易北河港口等著名的旅游景点。十月十五日上午,尚娇娇主席带领二十多位参会人员开始了汉堡的旅行。大家在汉堡港集合,乘坐轮渡一起去了著名的汉堡鱼市。鱼市里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也有极富汉堡特色的鱼肉面包和炸鱼块,大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体验着汉堡当地人的生活。旅行的第二站是位于汉堡港的著名的易北河音乐厅,易北河音乐厅是由著名建筑学家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所设计,是汉堡市新的地标建筑。大家登上了音乐厅对外开放的观光平台,从高处观赏了汉堡港的全貌,蓝天、海鸥、起重机和行驶的轮船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然后,大家一起到了汉堡仓库城。这个仓库城建立于十九世纪末,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仓库建筑群,其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仓库城宛如一个小型的威尼斯,大家穿梭在砖红色的建筑里,脚踏着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石路和桥梁,静静地体味着德意志帝国1871年统一后商贸圈的繁盛。在参观完仓库城以后,大家乘坐地铁来到位于市中心的汉堡市政厅,并在这座富丽堂皇的建筑广场前合影留念。

学员在汉堡游玩时留影纪念

各位化学化工同仁若想更多了解学会的信息,或欲成为本会会员者,请浏览本会的网站:www.gcccd.de或者给理事会写电子邮件: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欢迎订阅本会公众微信号:GCCCD_1988

文字:李晓慧,李春艳             摄影:王静,马喆,王佳丽,王勐                   二零一七年十月二十三

合作及赞助单位(个人):

  1. 中国驻联邦德国使馆教育处
  2. 华东理工大学
  3. 科莱恩
  4. 京博石化
  5. 巴斯夫
  6. 赢创
  7. 浙江工业大学
  8. 宝力达
  9. 中国石化
  10. 俞大海
  11. 德国化学会
  12. 中国化工学会
  13. 汉堡公派学联